題 目:翻譯文學與世界文學:以葛浩文和郝玉青的翻譯為例
講座人:孫藝風教授 (澳門大學博士生導師)
時 間:2022年9月24日(周六)19:30-21:30
騰訊會議號:853-755-400
講座內容:中國豐富的文化遺產與其文學傳統有著不可磨滅和密不可分的聯系。中西文學傳統之間存在巨大差異,故而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問題無可回避,而且在近幾十年已經引起愈發激烈的討論。毫無疑問,連接中文文學和世界文學的橋梁是翻譯—國際讀者的漢語水平無法勝任直接閱讀中國文學。英文作為國際出版業的慣用語言,無論在語言還是文化上都與中文存在根本性的差異,所以也給翻譯帶來不小的挑戰。繪制中國的文化版圖已迫在眉睫,旨在描述、構思、理解和解釋中國文學的基本脈絡。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文學作品被譯成英語,其國際化進程正在漸進穩步地推進。雖然中國已向世界展現了其開放的態度,并與世界各國建立了國際性聯系,但在促進跨文化交流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為了讓中國文學的精華能成為世界文學的一部分,翻譯的關鍵作用再次突顯出來。我們面對的真正挑戰在于如何更加穩妥地處理好跨文化的不可譯性問題,同時在中西文學之間建立更具活力和成效的對話機制。
個人簡介:孫藝風,澳門大學人文學院翻譯學講座教授,國際翻譯與跨文化研究協會前副主席,國際譯聯期刊Bab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主編。